培养基32(USP标准)(Medium 32)/用于双氢链霉素、万古霉素等效价测定
-
MUG培养基/用于大肠杆菌测定
HB5213 | 详见说明
-
培养基C(EP标准)/用于抗生素效价测定
HB8843 | 见证书
-
YM培养基
BNCC370527 | 见详情
-
ISP培养基2
BNCC377745 | 见详情
-
DSMZ231培养基
BNCC385128 | 见详情
-
DSMZ培养基231
BNCC383918 | 见详情
-
木霉
BNCC340721 | 见详情
-
MH液体试管
BNCC391763 | 见详情
-
中国蓝培养基即用型平板
BNCC391618 | 见详情
-
肉汤培养基G(麦康凯肉汤)
BNCC391158 | 见详情
-
EG肉汤培养基
BNCC390941 | 见详情
-
蛋白瘤胃球菌培养基基础(含纤维二糖)
BNCC389132 | 见详情



用途:用于双氢链霉素、万古霉素等效价测定
成分(g/L)
Peptone/蛋白胨
6.0 g
Pancreatic Digest of Casein/胰蛋白胨
4.0 g
Yeast Extract/酵母浸粉
3.0 g
Beef Extract/牛肉浸粉
1.5 g
Dextrose/葡萄糖
1.0 g
Agar/琼脂
15.0 g
Manganese/硫酸锰
0.3g
pH after sterilization: 6.6 ± 0.1.
用法:
Suspeng 30.8g/liter, heat up and milling to dissolve ,dispensein conical flask, autoclave at 121℃ for 15 min.
称取本品30.8g,加热溶解于1000ml纯化水中,分装,121℃高压灭菌15分钟,备用。
注:培养基中含硫酸锰,灭菌后有少量沉淀。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适用于食品、药品及生物制品中需氧菌和真菌的定量检测,包括培养基适用性验证及样品微生物限度检查。
采用倾注法或涂布法,通过酪蛋白大豆消化琼脂/肉汤培养,30-35℃需氧条件下培养3天。
平皿法检测限为1 CFU/g,定量范围10-300 CFU/皿;MPN法适用于低微生物负荷样品。
需包含阳性对照(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等)和阴性对照,菌悬液浓度≤100 CFU/mL。
样品均质化→梯度稀释→培养基接种→培养观察→菌落计数→结果计算。
需验证培养基促生长能力,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特定菌株应满足回收率≥70%。
适用于培养基原料中无机砷污染物的检测,保障培养基化学成分安全性。
原子荧光光谱法(AFS)或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HG-AAS),前处理采用酸消解体系。
方法检出限0.01 mg/kg,定量下限0.03 mg/kg,线性范围0-100 μg/L。
每批次需带标准参考物质(如GBW10010),加标回收率应控制在85-115%。
样品粉碎→硝酸-过氧化氢消解→定容→仪器分析→标准曲线定量。
需严格控制消解温度(≤200℃),防止挥发性砷损失。
规范培养基制备用水的质量标准,包括纯化水、去离子水和蒸馏水的技术要求。
电导率测定(≤5.1 μS/cm)、pH范围(5.0-7.5)、可氧化物限度试验(高锰酸钾消耗量≤0.08 mg/L)。
每月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10 CFU/mL),内毒素检测(<0.25 EU/mL)。
电导率实时监测→微生物过滤检测→内毒素鲎试剂法验证→记录存储条件(室温避光)。
配制培养基前需平衡水温至25±2℃,避免温度影响成分溶解度。
培养基配制过程中的pH值质量控制,包括液态培养基灭菌前后pH验证。
使用经校准的pH计,三点校准法(pH4.00/7.00/9.21),温度补偿25℃。
灭菌后培养基pH波动范围±0.2,每批次检测3个平行样。
电极活化→标准缓冲液校准→样品测定(25±1℃)→数据记录。
含琼脂培养基需冷却至45-50℃时测定,避免凝胶影响准确性。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