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孢染色液(改良)/用于芽孢染色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国药典)/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增菌培养
HB0253-71 | 见证书
-
冻干兔血浆/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血浆凝固酶试验(GB、SN标准)
HB4117-4 | 见证书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琼脂(含氯霉素)(EP标准)/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分离培养
HB8407-2 | 见证书
【注意事项】:加热过程不能使之沸腾,并且不能蒸干。
芽孢染色镜检图:
芽孢染色实验操作视频: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GB/T 41727-2022《农用微生物菌剂功能评价技术规程》解读
本标准适用于农用微生物菌剂的功能评价,包括提供和活化养分、促进作物生长、土壤改良、修复及有机物料腐熟等场景中微生物菌剂的检测与评价[9]。
采用微生物染色法(如芽孢染色)结合显微镜观察,评估菌剂中特定微生物的活性与功能。染色方法需符合标准中规定的加热固定、梯度脱色及复染流程[9]。
未明确具体数值,但要求染色后的显微观察需达到芽孢与菌体颜色对比显著(芽孢呈红色/绿色,菌体呈蓝色/红色),且至少检出10^4 CFU/g有效活菌数。
菌剂样品需含明确标注的芽孢形成菌种(如枯草芽孢杆菌),菌龄控制在大部分芽孢未脱离菌体的阶段,避免过度老化或新生菌体干扰染色结果[9]。
1. 涂片固定:菌体均匀涂布载玻片,火焰加热固定;
2. 加热染色:滴加染色液(如孔雀绿或石炭酸复红),微火加热至冒蒸汽但不沸腾,维持3-5分钟;
3. 梯度脱色:95%酒精冲洗至无染液脱落,水洗;
4. 复染:碱性美蓝或番红复染1-2分钟,水洗干燥后镜检[9]。
1. 加热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温度,避免沸腾导致菌体破裂或染液蒸干;
2. 染色结果需由两名实验员独立验证,确保芽孢与菌体颜色区分明确;
3. 实验人员需穿戴防护装备,避免接触有毒染液[9]。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