萘啶酮酸9.0mg/作为HB4186缓冲李氏菌增菌肉汤的添加剂使用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国药典)/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增菌培养
HB0253-71 | 见证书
-
冻干兔血浆/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血浆凝固酶试验(GB、SN标准)
HB4117-4 | 见证书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琼脂(含氯霉素)(EP标准)/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分离培养
HB8407-2 | 见证书
用途:作为HB4186缓冲李氏菌增菌肉汤的添加剂使用。
萘啶酮酸的作用:
萘啶酮酸主要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效,对大肠埃希氏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及变形杆菌等,具抑 菌和杀菌作用。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脱氧核甘酸的合成。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一、GB 4789.28-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要求
适用于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和试剂的制备与质量控制,包括萘啶酮酸在选择性培养基中的应用。
通过选择性培养基抑制非目标菌生长,结合生化反应或分子生物学方法确认目标菌。
检出限通常为1 CFU/25g(食品样品),定量限根据培养基性能验证确定。
需使用标准菌株(如大肠杆菌ATCC 25922)验证培养基的选择性和灵敏度。
1. 样品前处理与增菌培养;
2. 划线接种至含萘啶酮酸的选择性培养基;
3. 目标菌落形态学观察及生化鉴定。
萘啶酮酸浓度需严格控制在9.0±0.5mg/L,避免过度抑制目标菌生长。
二、SN/T 1870-2016 出口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 实时荧光PCR法
用于出口食品中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的分子检测,包含萘啶酮酸增菌步骤。
基于DNA提取与实时荧光PCR技术,特异性检测目标菌的毒力基因。
检出限为102~103 CFU/g,定量需结合标准曲线。
每批次需包含阳性对照(含目标DNA片段)和阴性对照(无菌水)。
1. 前增菌培养(含萘啶酮酸);
2. DNA快速提取;
3. 荧光PCR扩增与数据分析。
萘啶酮酸用于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干扰,需验证其对PCR扩增无抑制作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