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琼脂培养基(GB4789.35-2023)/用于食品中嗜热链球菌总数测定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国药典)/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增菌培养
HB0253-71 | 见证书
-
冻干兔血浆/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血浆凝固酶试验(GB、SN标准)
HB4117-4 | 见证书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琼脂(含氯霉素)(EP标准)/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分离培养
HB8407-2 | 见证书
用途:用于食品中嗜热链球菌总数测定。
检验原理:
大豆蛋白胨、牛肉膏粉和酵母膏粉提供氮源、维生素和生长因子;葡萄糖和乳糖为可发酵糖类提供碳源;乳酸菌发酵糖产酸使菌落周围碳酸钙溶解,以辨别乳酸菌;琼脂是培养基的凝固剂;中性红为pH 指示剂。
成分(g/L)注:使用前摇匀后再倾注平板。
注:培养基中有较多不溶性的碳酸钙,灭菌后有大量白色沉淀,需摇匀使用。
MC培养基微生物质控结果:
嗜酸乳杆菌在生长发酵过程中可产生大量乳酸,故可与碳酸钙发生反应生成明显溶钙环;
嗜热链球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L-乳酸和叶酸,与碳酸钙发生反应生成较微弱溶钙环。
MC琼脂培养基微生物灵敏度试验: 按标签用法制备培养基,接种以下质控菌株,放置36±1℃需氧培养48±2小时。标准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国家标准 GB 4789.35-2023 解读
2. 乳杆菌计数:使用MRS琼脂培养基
3. 新增实时荧光PCR方法作为选做方法,用于快速鉴定特定菌属[4][5][6]
• 嗜热链球菌在MC琼脂上呈现典型直径1-2mm的红色菌落
• 乳杆菌在MRS琼脂上形成直径≥0.5mm的白色菌落[5][6]
• 培养基需通过无菌试验和生长试验验证
• 样品处理需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防止交叉污染[4][6]
2. 培养条件:嗜热链球菌需(36±1)℃需氧培养(72±3)小时
3. 菌落计数:选择30-300CFU的平板进行计数验证[3][5][6]
• 培养时间调整为(72±3)小时(原标准48小时)
• 明确排除乳球菌属和片球菌属的干扰判定要求[4][5][6]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