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kovskaya氏肉汤/用于磷酸盐溶解微生物的培养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国药典)/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增菌培养
HB0253-71 | 见证书
-
冻干兔血浆/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血浆凝固酶试验(GB、SN标准)
HB4117-4 | 见证书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琼脂(含氯霉素)(EP标准)/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分离培养
HB8407-2 | 见证书
用途:用于磷酸盐溶解微生物的培养。
用法:
称取本品16.3g,加热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分装,121℃高压灭菌15分钟,备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GB/T 4789.11-2003 国家标准解读
适用于食品中溶血性链球菌的分离与鉴定,包括食品生产、加工及流通过程中的微生物卫生检验[1]。
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培养法,通过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及生化反应(如链激酶试验)进行最终确认[1]。
最低检出限为1 CFU/g,定量限需通过系列稀释法确定样品中活菌浓度。
需同步进行阳性对照(标准菌株)和阴性对照(无菌肉汤),验证培养基有效性及操作无菌性。
1. 样品预处理:25g样品与225mL灭菌生理盐水均质;
2. 选择性增菌:接种匹克氏肉汤36℃培养24h;
3. 分离培养:转种血平板观察β溶血现象[1]。
溶血性链球菌检测需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操作,菌株保存应符合《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GB/T 4789.28-2003 国家标准解读
规范微生物检验用培养基的质量控制要求,包括肉汤类培养基的制备、灭菌及性能验证[1]。
培养基性能验证包含:生长率测试(与参考培养基对比)、选择性评估(非目标菌抑制试验)。
验证用菌株应包含目标菌(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干扰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1. pH值校准:灭菌后培养基pH波动范围±0.2;
2. 灭菌验证:湿热灭菌需进行灭菌效果生物指示剂测试。
匹克氏肉汤需添加脱纤维羊血和结晶紫抑制剂,结晶紫终浓度应控制在1:100,000。
WS/T 411-2013 行业标准解读
临床实验室抗丝状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标准化操作,包含肉汤微量稀释法。
采用RPMI 1640肉汤培养基,设置8个药物浓度梯度,35℃培养46-50小时观察MIC值。
每批次需包含质控菌株(如白色念珠菌ATCC 90028)及空白对照。
1. 菌悬液制备:麦氏浊度0.5标准对应1-5×10⁶ CFU/mL;
2. 终点判定:采用50%生长抑制标准。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