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肉汁/用于一般细菌复苏和增殖培养
-
营养琼脂
WJ6425-1 | 见证书
-
LB肉汤/用于细菌增菌培养
HB0128 | 见证书
-
营养肉汁琼脂/用于一般细菌复苏和纯化培养
HB8528 | 见证书
-
M1培养基/用于细菌培养
HB8652 | 见证书
-
根瘤菌培养基
BNCC380913 | 见详情
-
碎肉培养基
BNCC382527 | 见详情
-
营养肉汤培养基
BWZ6367-2016 | 3组分
-
营养琼脂
WJ6425-1 | 见证书
-
LB肉汤/用于细菌增菌培养
HB0128 | 见证书
-
营养肉汁琼脂/用于一般细菌复苏和纯化培养
HB8528 | 见证书
-
营养肉汤培养基
BWZ6367-2016 | 3组分
-
碎肉培养基
BNCC382527 | 见详情
-
MH液体试管
BNCC391763 | 见详情
-
中国蓝培养基即用型平板
BNCC391618 | 见详情
-
肉汤培养基G(麦康凯肉汤)
BNCC391158 | 见详情
-
EG肉汤培养基
BNCC390941 | 见详情
-
蛋白瘤胃球菌培养基基础(含纤维二糖)
BNCC389132 | 见详情



用途:用于一般细菌复苏和增殖培养。
成分(g/L):
用法
称取本品 25.0g ,加热溶解于 1000ml 蒸馏水中,121℃高压灭菌 15 分钟,备用。
营养肉汁微生物灵敏度试验:
按标签用法制备培养基,接种以下质控菌株,放置36±1℃需氧培养18-24小时。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适用于所有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管理,包括营养肉汁产品中防腐剂、抗氧化剂、着色剂等添加剂的应用规范[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合成色素,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防腐剂,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抗氧化剂含量。
不同添加剂的检出限范围在0.01-1.0 mg/kg,定量限为检出限的3倍,具体参数需参照标准附录A。
每批次检测需包含空白对照、加标回收样品,加标浓度需覆盖标准曲线线性范围。
1. 样品前处理:均质提取→过滤净化;2. 仪器校准:按标准物质校准检测设备;3. 结果计算: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添加剂残留量。
2025年2月8日起实施新版本,新增7种受限添加剂并修订16种原有添加剂使用范围[1][8]。
规范营养肉汁等食品中维生素、矿物质及其他营养强化剂的使用限量和添加原则[1]。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矿物质,液相色谱法检测维生素类物质,微生物法测定特定营养素。
维生素B1检出限0.02 mg/100g,铁元素定量限1.5 mg/kg,具体指标参照标准第三章节。
每20个样品需插入标准物质平行样,相对偏差应≤15%。
1. 样品消解:微波消解处理矿物质检测样品;2. 酶解处理:维生素检测需进行酶解释放;3. 数据验证:采用双柱法或双检测器确认结果。
强化剂添加量不得超过标准附录A规定的最大使用量,复合营养强化需按比例折算[1]。
适用于采用热加工工艺的营养肉汁等熟肉制品的生产环境、设备及过程控制[1]。
微生物采样(涂抹试验)、环境监控(沉降菌检测)、热加工温度实时记录验证。
工作台面菌落总数≤10 CFU/cm²,包装车间空气落菌≤15 CFU/皿·30min。
每月进行1次全程模拟生产测试,涵盖原料接收至成品出库全流程。
1. 杀菌验证:采用温度记录仪监控热加工过程;2. 交叉污染控制:生熟区物理隔离验证;3. 清洗效果检测:ATP生物荧光法评估。
2023版新增数字化追溯系统和过敏原控制要求,车间布局需符合附录B图示标准[1]。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