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山梨醇麦康凯琼脂平皿(9cm)/用于大肠杆菌O157的分离培养(GB)标准
-
肌醇(GB105)
GB105 | 详见说明
-
核糖醇(GB107)
GB107 | 详见说明
-
半乳糖(GB152)
GB152 | 详见说明
-
山梨醇麦康凯琼脂(SMAC)平板(9cm)/用于大肠杆菌O157的分离培养
HBPM017 | 见证书
-
麦康凯琼脂
BNCC376064 | 见详情
-
M17琼脂
BNCC380594 | 见详情
-
大肠杆菌
BNCC352079 | 见详情
-
MH液体试管
BNCC391763 | 见详情
-
中国蓝培养基即用型平板
BNCC391618 | 见详情
-
肉汤培养基G(麦康凯肉汤)
BNCC391158 | 见详情
-
EG肉汤培养基
BNCC390941 | 见详情
-
蛋白瘤胃球菌培养基基础(含纤维二糖)
BNCC389132 | 见详情



用途:用于大肠杆菌O157的分离培养(GB)标准
包装方式:一次性无菌塑料平皿 9cm
保存温度:2-8℃ 避光保存
成分(g/L)
检验原理:
胨提供细菌生长所需的碳源、氮源、维生素等营养元素;胆盐、结晶紫以及噻孢霉素主要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生长;亚碲酸钾抑制除O157 以外革兰氏阴性菌生长;利用山梨醇的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产酸,使培养基中的酸碱指示剂中性红变红从而使菌体呈红色,大肠埃希氏菌O157不发酵山梨醇,在该培养基上生长呈无色。
改良山梨醇麦康凯(CT-SMAC)琼脂微生物质控结果:
大肠埃希氏O157菌
大肠埃希氏菌
鼠伤寒沙门氏菌
红色菌落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抑制
接种以下质控菌株,放置36±1℃需氧培养18-24小时。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2. 样品处理:增菌后取0.1mL涂布于平板,36±1℃培养18-24小时;
3. 结果判读:观察菌落形态及颜色变化,结合生化试验确认目标菌[1][2]。
2. 亚碲酸钾及头孢类抑制剂需现配现用,避免活性损失;
3. 山梨醇发酵试验需与血清学鉴定结合以提高准确性[1][2]。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