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料缓冲蛋白胨水管(10ml)/用于微生物培养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国药典)/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增菌培养
HB0253-71 | 见证书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冻干兔血浆/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血浆凝固酶试验(GB、SN标准)
HB4117-4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琼脂(含氯霉素)(EP标准)/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分离培养
HB8407-2 | 见证书
用途:用于微生物培养。
包装方式:塑料管装10ml,单支独立包装,更防漏,免污染。
成分(g/L)
单料缓冲蛋白胨水管微生物灵敏度试验:
接种以下质控菌株,放置36±1℃需氧培养18-24小时。
试管开关操作图: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GB 4789.40-202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克罗诺杆菌检验
本标准适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婴幼儿辅助食品、乳及乳制品及其原料中克罗诺杆菌的检验。缓冲蛋白胨水(BPW)用于细菌前增菌培养[5]。
使用缓冲蛋白胨水(BPW)进行前增菌,随后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如改良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肉汤-万古霉素)分离目标菌,结合生化鉴定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确认[5]。
未明确检出限与定量限,需根据样品类型及前增菌后的菌落浓度进行动态评估。
培养基需符合pH 7.2±0.2,高压灭菌条件为121℃维持15分钟。每批次需进行无菌试验和灵敏度验证[5][6]。
1. 前增菌:将样品与BPW混合,36℃±1℃培养18-24小时;
2. 选择性增菌:转种至mLST-V培养基,41.5℃±1℃培养24小时;
3. 分离与鉴定:划线接种显色培养基,挑取可疑菌落进行生化及PCR验证[5]。
缓冲蛋白胨水需避光保存于2-25℃,开瓶后需密封防潮。实验过程中需严格遵循生物安全规范,避免交叉污染[5][4]。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