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氯化钠碱性蛋白胨水/用于弧菌选择性增菌培养(GB标准)
-
MH液体试管
BNCC391763 | 见详情
-
中国蓝培养基即用型平板
BNCC391618 | 见详情
-
肉汤培养基G(麦康凯肉汤)
BNCC391158 | 见详情
-
EG肉汤培养基
BNCC390941 | 见详情
-
蛋白瘤胃球菌培养基基础(含纤维二糖)
BNCC389132 | 见详情



用途:用于弧菌选择性增菌培养。
成分(g/L)
检验原理:
蛋白胨提供碳源、氮源、维生素、生长因子;高含量氯化钠和高pH值可以抑制非弧菌类细菌生长,不影响副溶血性弧菌生长。
用法:
称取本品40.0g,加热搅拌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分装,121℃高压灭菌15分钟,备用。
碱性蛋白胨水微生物质控结果:
a:副溶血性弧菌,b:霍乱弧菌,c:创伤弧菌,d:空白对照
3%氯化钠碱性蛋白胨水微生物灵敏度试验:
按标签用法制备培养基,接种以下质控菌株,放置36±1℃需氧培养8小时。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验,明确规定了3%氯化钠碱性蛋白胨水培养基作为增菌培养的关键试剂[7]。
采用选择性增菌培养法:将样品接种于3%氯化钠碱性蛋白胨水中,36℃±1℃培养6-8小时,通过高盐碱性环境抑制非目标菌生长[7]。
标准未明确具体数值,但要求培养基需通过质控菌株验证,确保副溶血性弧菌ATCC17802的半定量生长率符合要求[7]。
必须包含副溶血性弧菌ATCC17802作为阳性对照,大肠埃希菌作为阴性对照,验证培养基的选择性抑制能力[7]。
1. 配制要求:蛋白胨10.0g/L,氯化钠30.0g/L,pH值8.5±0.2
2. 灭菌条件:121℃高压灭菌10分钟
3. 培养观察:记录菌液浑浊度及菌膜形成情况[7]
pH值偏差超过8.3-8.7范围时需重新配制;开封后需密封避光保存,避免吸潮变质;不可用于弧菌属以外的细菌培养[7]。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