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颗粒)/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选择性分离培养
-
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
SHAM_75305 | 6组分
-
色醇
CCHM702721 | >95%
-
色醇
R001106-1g | 97%GC
-
色醇
R001106-25g | 97%GC
-
氯化钠
R051309-25g | 光谱级
-
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
BNCC382244 | 见详情
-
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
SHAM_75305 | 6组分
-
色醇
CCHM702721 | >95%
-
色醇
R001106-1g | 97%GC
-
色醇
R001106-25g | 97%GC
-
氯化钠
R051309-25g | 光谱级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国药典)/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增菌培养
HB0253-71 | 见证书
-
冻干兔血浆/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血浆凝固酶试验(GB、SN标准)
HB4117-4 | 见证书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琼脂(含氯霉素)(EP标准)/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分离培养
HB8407-2 | 见证书
用途: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选择性分离培养。
成分(g/L):
胨和牛肉浸出粉提供碳源、氮源、维生素和矿物质;D—甘露醇为可发酵的糖类;较高含量的氯化钠提供较高的渗透压,抑制大多数非葡萄球菌的微生物;酚红为pH 指示剂;琼脂是培养基的凝固剂。典型致病性葡萄球菌(凝固酶阳性)发酵D—甘露醇产酸而产生黄色带有黄晕的菌落,典型非致病性葡萄球菌不发酵D—甘露醇而形成红色菌落。
用法:
称取本品 111g,加入1000ml纯化水中,加热溶解并不停搅拌煮沸 1 分钟,121℃高压灭菌 15 分钟,备用。
规格:250g
有效期:三年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甘露醇盐琼脂培养基上的生长特征:
黄色菌落,周围有黄色环
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原理及实验现象:
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颗粒)微生物灵敏度试验:
按标签用法制备培养基,接种以下质控菌株,放置30-35℃需氧培养18-72小时。注:回收率计算时,用TSA琼脂做对照培养基。
科普:金黄色葡萄球菌: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YY/T 1211-2013 标准解读
1. 选择性生长:75.0g/L氯化钠抑制多数非葡萄球菌微生物。
2. 甘露醇发酵鉴别: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发酵甘露醇产酸,使酚红指示剂变黄,菌落周围呈黄色;非致病性菌落保持红色。
2. 微生物验证:
- 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良好,菌落周围培养基变黄。
- 表皮葡萄球菌:生长良好,菌落周围培养基为红色。
- 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部分或完全抑制。
2. 接种与培养:划线接种待测菌,30-35℃培养24-72小时。
3. 结果判读:观察菌落颜色及周围培养基变化。
2. 仅适用于体外诊断,不可用于临床治疗决策。
3. 若培养基颜色异常或结块,应弃用并重新配制。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