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菌显色培养基平板(9cm)/用于弧菌的显色培养,副溶血性弧菌显蓝绿色,霍乱弧菌和创伤弧菌显紫红色,溶藻弧菌显淡黄色或米黄色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国药典)/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增菌培养
HB0253-71 | 见证书
-
冻干兔血浆/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血浆凝固酶试验(GB、SN标准)
HB4117-4 | 见证书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琼脂(含氯霉素)(EP标准)/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分离培养
HB8407-2 | 见证书
弧菌显色培养基是青岛海博生物公司改良的培养基,用于食品、海产品、病人粪便样品和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显蓝绿色且菌落比较大,霍乱弧菌和创伤弧菌显紫红色,溶藻弧菌显淡黄色或米黄色;其它细菌绝大部分被抑制。本培养基的特异性高,可以克服TCBS培养基引起的假阴性结果,是一种很理想的快速检测培养基。 成份(g/L)
75.0
4.45
15.0
此配方可以进行改良或增加营养成份以获得最佳的结果。
检验原理 利用弧菌自身代谢产生的酶与相应显色底物反应使菌落显色,以区分目标菌与非目标菌。显色底物是由产色因子和微生物部分可代谢物质组成,在特异性酶作用下,游离出产色因子使菌落显示一定颜色。
操作步骤1、按国家标准、SN标准、FDA标准或其它方法制备样品液; 2、取 1ml 样品液加入 9ml SCPB肉汤或碱性蛋白胨水中,36±1℃ 增菌培养 18-24 小时;3、用 3mm 接种环取 1 环增菌液,划线接种到弧菌显色培养基上,做 2 个平板;4、36±1℃培养 18-24h,副溶血性弧菌显蓝绿色,菌落比较大;霍乱弧菌和创伤弧菌显紫红色,溶藻弧菌显淡黄色或米黄色,其它细菌绝大部被抑制;5、对可疑菌落可划线接种到营养琼脂平板上,36±1℃培养12-16小时,挑取单菌落做副溶血性弧菌全套生化试验。
包装方式
一次性无菌塑料平皿 9cm
保存温度:2-8℃
质量控制1、外观
平板呈淡粉色至黄色固体培养基。2、微生物试验在36±1℃培养18-24h小时
质控菌株
菌株编号
生长情况
菌落颜色
副溶血性弧菌
ATCC 17802
+++
蓝绿色,菌落比较大
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 25923
-
-
大肠杆菌
ATCC 25922
-
-
溶藻弧菌
ATCC 17749
+++
淡黄色或米黄色
非01群霍乱弧菌
+++
紫红色
创伤弧菌
ATCC 27562
+++
紫红色
方法的局限性本培养基不能直接鉴定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的特异性可达 95%,准确性非常高,有时可能需做其它补充试验。典型特征典型副溶血性弧菌显蓝绿色且菌落比较大,霍乱弧菌和创伤弧菌显紫红色,溶藻弧菌显淡黄色或米黄色
贮存制备好的平板可保存 2-5 天,应避免光线直接照射。干燥培养基应放置于阴暗干燥处, 保存温度 2-8℃,注意避光保存。失效干燥培养基超过保质期、结块和颜色变化都不能使用。注意此培养基仅供实验室使用。参考文献1、Kobayashi, T., S. Enomoto, R. Sakazaki, and S. Kuwahara. 1963. A new selective medium for pathogenic vibrios, TCBS(modified Nakanishi’s agar). Jpn, J. Bacteriol. 18:387.2、Nakanishi, Y. 1963. An isolation agar medium for cholerae and enteropathogenic halophilic vibrios. Modern Media. 9:246.3、Baron, E. J., L. R. Peterson, and S. M. Finegold. 1994. Vibrio and related species, Aeromonas, Plesiomonas, Campylobacter,Helicobacter, and others, p. 429-444. Bailey & Scott’s diagnostic microbiology, 9 th ed. Mosby-Year Book, Inc. St. Louis, MO.
副溶血性弧菌的初步检测视频: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弧菌显色培养基应用规范解读
适用于食品、水产品及环境样本中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等致病性弧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特别适用于食源性疾病样本的快速筛查[6]。
基于特异性酶底物显色原理,通过蛋白胨-酵母体系提供营养,氯化钠维持渗透压,混合显色剂与目标菌代谢酶反应产生特征性菌落颜色(副溶血性弧菌显品红色,霍乱弧菌显绿-蓝绿色)[6][8]。
最低检出限为10 CFU/g(食品样本),定量检测范围10²-10⁶ CFU/g。需配合增菌培养实现低浓度样本检测[6][8]。
每批次需同步测试阳性对照(副溶血性弧菌ATCC 17802)和阴性对照(大肠杆菌ATCC 25922),阳性菌落需呈现标准显色特征,阴性菌落应完全抑制[6][8]。
1. 样本预处理:25g样本+225mL碱性蛋白胨水均质,36℃±1℃增菌8-12h
2. 平板接种:取增菌液划线接种,35-37℃培养24-48h
3. 结果判读:观察特征性显色反应,副溶血性弧菌呈品红色,霍乱弧菌呈绿-蓝绿色[6][8]。
1. 培养基pH需严格控制在8.6±0.1,高温灭菌后需快速冷却至50℃倾注平板
2. 溶藻弧菌可能呈现淡黄色干扰,需结合氧化酶试验鉴别
3. 显色反应需在培养后24-48h内判读,超时可能导致颜色扩散[6][8]。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