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培养基(第二代)(不含琼脂)/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显色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显紫红色
-
念珠菌显色培养基
WJ6509 | 见证书
-
TMP琼脂培养基/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培养
HB4152 | 见证书
-
肠毒素产毒培养基(不含琼脂)/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产毒试验
HB4120-1 | 见证书
-
甘露醇高盐琼脂/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选择性分离培养
HB4128 | 见证书
-
却普曼琼脂/用于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
HB8644 | 见证书
-
根瘤菌培养基
BNCC380913 | 见详情
-
金黄色葡萄球菌
BNCC337755 | 见详情
-
MH液体试管
BNCC391763 | 见详情
-
中国蓝培养基即用型平板
BNCC391618 | 见详情
-
肉汤培养基G(麦康凯肉汤)
BNCC391158 | 见详情
-
EG肉汤培养基
BNCC390941 | 见详情
-
蛋白瘤胃球菌培养基基础(含纤维二糖)
BNCC389132 | 见详情



26.3
40.3
6.0
此配方可以进行改良或增加营养成份以获得最佳的结果。
用法
称取本品14.92g 加入200ml 蒸馏水,加热煮沸溶解,备用。以下试验均为每1000ml培养基中加入13g琼脂后的结果。
操作步骤
涂布法: 1、按国家标准、SN标准、ISO标准或其它方法制备样品液; 2、取 1ml 适宜稀释度的样品液加入表面干燥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培养基平板中心,每个稀释度做 2 个平板; 3、以L形玻璃棒将样品液涂布于琼脂表面,避免涂到平板边缘,将平板正置直至样品液被培养基吸收; 4、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 36±1℃ 培养 18-24h,典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凸起的紫红色菌落; 5、计数平板上所有凸起的紫红色菌落。 划线法: 1、按国家标准、SN标准、ISO标准或其它方法制备样品液; 2、取 10ul-20ul 样品液划线接种于已凝固好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培养基平板上; 3、倒置放入培养箱 36±1℃ 培养 18-24h,典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凸起的紫红色菌落; 注意:金黄色葡萄球菌镜检为革兰氏阳性球菌,且兔血浆凝固酶试验为阳性。质量控制 1、外观 此干燥培养基的粉末均匀,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呈淡黄色或淡粉色。制备好的平板呈无色透明固体培养基。 2、微生物试验 在 36±1℃ 培养 18~24h 小时:质控菌株
菌株编号
生长情况
菌落颜色
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 6538
+++
紫红色
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 25923
+++
紫红色
表皮葡萄球菌
CMCC 26069
-/+
无色
粪肠球菌
ATCC 29212
-/+
蓝绿色
大肠埃希氏菌
ATCC 25922
-/+
蓝绿色
枯草芽孢杆菌
ATCC 6633
+++
蓝绿色
白色念珠菌
ATCC 10231
-/+
紫红色
不同细菌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培养基(第二代)上的生长特征:
干燥培养基超过保质期、结块和颜色变化都不能使用。注意此培养基仅供实验室使用。参考文献 1、Beckers H. J., van Leusden F. M., Hogeboom W. M. and Delfgon-van Asch E. H. M. (1980) (English summary) De Ware(n)-Chemicals 10. 125-130. 2、Beckers H. J., van Leusden F. M., Bindshedler O. and Guerraz D. (1984) Can. J. Microbiol. 30. 470-474.
3、Baird-Parker A. C. (1962) J. Appl. Bacteriol. 25. 12-19.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2. 平板制备:67.4g干粉溶于1L蒸馏水,煮沸冷却至50℃倾注;
3. 接种培养:划线接种后36±1℃培养18-24小时[2][7]。
2. 若检测耐甲氧西林菌株(MRSA),需在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
3. 培养基有效期24个月,开封后需密封避光保存[7][10]。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