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用于大肠杆菌的显色快速培养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国药典)/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增菌培养
HB0253-71 | 见证书
-
冻干兔血浆/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血浆凝固酶试验(GB、SN标准)
HB4117-4 | 见证书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琼脂(含氯霉素)(EP标准)/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分离培养
HB8407-2 | 见证书
37.9
0.2
12.0
此配方可以进行改良或增加营养成份以获得最佳的结果。
用法 打开包装,将平皿放置在超净工作台中开盖吹15-30分钟,去掉培养基表面水汽,加入适当稀释度的样品液1ml,涂布于培养基上,36±1℃培养18~24h。
操作步骤 1、按国家标准、SN标准、FDA标准或其它方法制备样品液; 2、取样品液1ml 涂布于平板上; 3、36±1℃培养18~24h,选用有30~200个菌落的平板,计数平板上出现的典型大肠杆菌菌落。大肠杆菌典型菌落为蓝绿色,其它细菌为无色或黄色菌落。 总大肠杆菌=蓝绿色菌落; 4、对可疑大肠杆菌菌落可划线接种到营养琼脂平板上,36±1℃培养12-16小时,挑取单菌落做大肠杆菌全套生化试验(本公司有生化鉴定管套装4种x4套)。
质量控制 1、外观 此干燥培养基的粉末均匀,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呈乳白色。制备好的平板呈透明无色固体培养基。 2、微生物试验 在36±1℃培养18~24小时:
质控菌株
ATCC
生长情况
菌落颜色
单增李氏菌
19114
-/+
无色
金黄色葡萄球菌
25923
-/+
无色
大肠杆菌
25922
+++
蓝绿色
沙门氏菌
14028
+++
无色
产气肠杆菌
35029
+++
无色
阴沟肠杆菌
方法的局限性 本培养基鉴定大肠杆菌,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假阳性,但不会出现假阴性,有时可能需做其它补充试验。典型特征 大肠杆菌典型菌落为蓝绿色,大肠菌群为无色菌落,其它细菌为无色或黄色菌落。
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 大肠杆菌ATCC25922
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 产气肠杆菌ATCC35029
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 沙门氏菌ATCC14028
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 阴沟肠杆菌ATCC23355
贮存 制备好的平板应立即使用,应避免光线直接照射。干燥培养基应放置于阴暗干燥处,保存温度 2-8℃,注意避光保存。
失效 干燥培养基超过保质期、结块和颜色变化都不能使用。
注意 此培养基仅供实验室使用。参考文献 1、FRAMPTON, E.W., RESTAINO, L. a. BLASZKO, L.: Evaluation of -glucuronidase substrate in a 24 hour direct plating method for Escherichia coli. J. Food Protection, 51; 402-404 (1988). 2、KILIAN, M. a. BLOW, P.: Rapid diagnosis of Enterobacteriaceae. I. Detection of bacterial glycosidases. Acta Pathol. Microbiol. Scand. Sect. B 84; 245-251 (1976).
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的微生物灵敏度试验:
按标签用法制备培养基,接种以下质控菌株,放置36±1℃需氧培养18-24小时。 注:回收率计算时,用TSA琼脂做对照培养基。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一、适用范围
二、核心检测方法
2. 培养方法:倾注法(样品与培养基混合)或涂布法(样品涂布于凝固培养基表面),36±1℃倒置培养[1][3]。
三、检出限与定量限
• 液体样品(如饮用水):1 CFU/10 mL
• 固体样品(如肉类):1 CFU/25 g(需增菌处理后检测)[1][6]。
四、质控样品要求
2. 阴性对照:无菌生理盐水替代样品,确认培养基无污染[1][4]。
五、关键实验步骤
2. 样品处理:按1:10梯度稀释(如25g样品+225mL缓冲液),选择3个连续稀释度接种。
3. 培养判读:观察菌落颜色(蓝绿色/紫色为大肠杆菌),需结合生化试验确认[3][10]。
六、特别说明
2. 部分亚致死损伤大肠杆菌可能延迟显色,需延长培养至48小时[10]。
3. 显色结果需结合国家标准(如GB 4789.38)或行业标准(如SN/T 0169)进行最终判定[1][3]。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