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增菌液/用于单增李斯特氏菌选择性增菌培养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国药典)/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增菌培养
HB0253-71 | 见证书
-
冻干兔血浆/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血浆凝固酶试验(GB、SN标准)
HB4117-4 | 见证书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琼脂(含氯霉素)(EP标准)/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分离培养
HB8407-2 | 见证书
用途:用于单增李斯特氏菌选择性增菌培养。
原理:
胰蛋白胨、大豆胨和酵母浸粉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碳氮源、维生素和生长因子;氯化钠维持均衡的渗透压;磷酸氢二钾是培养基pH缓冲剂;葡萄糖可为多种细菌提供能源;萘啶酮酸和吖啶黄素为抑菌剂,萘啶酮酸可抑制多数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吖啶黄素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李斯特氏菌抑制作用较弱。
成分(g/L)称取本品36.0g,加热搅拌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分装,每瓶225ml, 121℃高压灭菌15分钟,使用前加入过滤除菌的吖啶黄素3.75mg和萘啶酮酸(用碱溶解)10mg,充分摇匀备用。
EB增菌液培养基微生物质控结果

EB增菌液微生物灵敏度试验:按标签用法制备培养基,接种以下质控菌株,放置30±1℃需氧培养24-48小时。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1. GB/T 4789.1—19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总则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中样品的采集、送检、检验及报告流程,涵盖所有食品卫生相关的微生物检测场景[2]。
规定了无菌采样操作规范、样品分类(大样/中样/小样)及处理流程,要求使用灭菌工具进行样品制备与检测[2]。
明确检样量为25g(固体)或25ml(液体),中样混合量200g,定量标准依据不同微生物种类的培养特性确定[2]。
要求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需记录原料来源、加工批次、运输条件等可能影响微生物存活率的因素[2]。
① 使用灭菌探子/采样器获取未开封样品;② 液体样品需振摇混匀;③ 固体粉末需边取边混合;④ 冷藏样品需全程冷链运输[2]。
强调实验室需配备生物安全柜、恒温培养箱等基础设备,检验报告需包含样品信息、检测方法、结果判定及操作人员签名[2]。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