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氯化钠硝酸盐肉汤/用于副溶血性弧菌的生化鉴定
-
硝酸盐肉汤/用于单增李氏菌生化鉴定
GB033 | 见证书
-
无盐胰胨水/用于副溶血性弧菌生化鉴定
GS013 | 见证书
-
无盐胰胨水/用于副溶血性弧菌生化鉴定
GS013 | 详见说明
-
3%氯化钠麦芽糖/用于副溶血性弧菌的生化鉴定
GB135 | 见证书
-
无盐胰胨水/用于副溶血性弧菌生化鉴定
GS013 | 见证书
-
强化梭菌肉汤
BNCC376404 | 见详情
-
副溶血弧菌
BNCC138541 | 见详情
-
MH液体试管
BNCC391763 | 见详情
-
中国蓝培养基即用型平板
BNCC391618 | 见详情
-
肉汤培养基G(麦康凯肉汤)
BNCC391158 | 见详情
-
EG肉汤培养基
BNCC390941 | 见详情
-
蛋白瘤胃球菌培养基基础(含纤维二糖)
BNCC389132 | 见详情



用途:用于副溶血性弧菌的生化鉴定。
添加剂:每盒需配套添加1盒HB8282 硝酸盐还原试剂使用。
检验原理:
硝酸盐肉汤中加入3%氯化钠可以调节pH值,有助于海生菌的生长。成分中的硝酸盐与部分细菌反应,被还原为亚硝酸盐,在加入对氨基苯磺酸和α-萘胺试剂后可与其发生反应,产生一种红色重氮化合物,从而呈现阳性。若加入对氨基苯磺酸和α-萘胺试剂后不变色,再加入少许锌粉,如果变红,说明硝酸盐未与细菌发生反应,实验判定为阴性;如果加入锌粉后未变红,则说明硝酸盐已被细菌还原为亚硝酸盐并再次参与反应分解为其他物质,实验判定为阳性。
结果判断:
编号
产品名称
结果判断
培养时间
备注
阳性
阴性
GB137
3%氯化钠硝酸盐肉汤
滴加试剂变红,
或滴加试剂不变红,
继续加入锌粉仍不变红
滴加试剂不变红,
继续加入锌粉后变红
18-24
培养结束后需滴加硝酸盐还原试剂
甲液和乙液各2-3滴,立即观察结果,
若变红,则为阳性;若不变色,继
续加入少量锌粉,如仍不变红,则
也为阳性,如变红,则为阴性。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适用范围:适用于果蔬及其加工产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检测[3]。
核心检测方法:采用镉柱还原法结合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
检出限与定量限:硝酸盐检出限为0.5 mg/kg,定量限为2 mg/kg;亚硝酸盐检出限为0.1 mg/kg,定量限为0.5 mg/kg。
质控样品要求:需使用加标回收率在85%-115%范围内的质控样品。
关键实验步骤:样品提取→镉柱还原→显色反应→比色测定。
特别说明:实验需在避光条件下进行,防止亚硝酸盐光解。
适用范围:液态牛奶及奶酪制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检测[2]。
核心检测方法:镉柱还原法与分光光度法联用。
检出限与定量限:硝酸盐最低检测浓度为0.2 mg/L,定量限为0.5 mg/L。
质控样品要求:需每批次实验同步测定标准物质和空白对照。
关键实验步骤:样品均质→过滤→镉柱还原→显色→分光光度计读数。
特别说明:要求镉柱还原效率需≥95%,否则需再生处理。
适用范围:生鲜肉及肉制品加工品的硝酸盐含量检测[5]。
核心检测方法:离子色谱法与分光光度法双系统验证。
检出限与定量限:硝酸盐检出限为1.0 mg/kg,定量限为3.0 mg/kg。
质控样品要求:需包含阴性对照和三个浓度梯度阳性对照。
关键实验步骤:样品粉碎→热水提取→离心净化→仪器分析。
特别说明:脂肪含量>15%的样品需增加脱脂步骤。
适用范围:食品中氯化钠含量检测,包含含盐培养基类产品[7][8]。
核心检测方法:硝酸银滴定法与电位滴定法双轨制。
检出限与定量限:最低检测限为0.1 g/100g。
质控样品要求:需使用标准物质GBW10006进行方法验证。
关键实验步骤:样品灰化→溶解→滴定终点判定。
特别说明:含蛋白质样品需增加沉淀步骤防止干扰。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