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脑膜炎奈瑟氏菌专用)/用于奈瑟氏菌的生化鉴定(GB140)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国药典)/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增菌培养
HB0253-71 | 见证书
-
冻干兔血浆/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血浆凝固酶试验(GB、SN标准)
HB4117-4 | 见证书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琼脂(含氯霉素)(EP标准)/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分离培养
HB8407-2 | 见证书
产品用途:用于奈瑟氏菌的生化鉴定
质量控制方法:淋球奈瑟氏菌,脑膜炎奈瑟氏菌。
结果判断:
编号
产品名称
结果判断
培养时间
备注
阳性
阴性
GB140
葡萄糖(脑膜炎奈瑟氏菌专用)
红色
淡粉色或无色
24-48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脑膜炎奈瑟氏菌的分离培养及生化鉴定,包括临床样本(如脑脊液、血液)中病原菌的检测[3][6]。
二、核心检测方法
1. 革兰染色法:用于初步鉴定阴性双球菌形态[3][9]。
2. 乳胶凝集试验:检测脑脊液或血液中脑膜炎奈瑟菌抗原[3][6]。
3. PCR检测:特异性扩增ctrA基因及血清群相关基因(如siaD)[3][6]。
三、检出限与定量限
1. PCR法:检出限为1-10拷贝/反应,定量限需通过标准曲线验证[3][6]。
2. 培养法:脑脊液样本最低检出浓度为10^2 CFU/mL[3][9]。
四、质控样品要求
1. 阳性对照:使用ATCC标准菌株(如ATCC13102)[8]。
2. 阴性对照:需包含非目标菌(如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6][9]。
3. 培养基质控:每批次需验证巧克力琼脂的生长支持能力[3][9]。
五、关键实验步骤
1. 样本预处理:脑脊液需2000rpm离心20分钟,沉淀重悬后接种[3][9]。
2. 培养条件:CO₂环境(5%-10%),35℃培养18-48小时[3][9]。
3. 血清分群:使用特异性分群诊断血清进行凝集试验[3][6]。
六、特别说明
1. 样本时效性:脑脊液需在采集后2小时内处理,避免菌体自溶[3][10]。
2. 生物安全:所有操作需在BSL-2实验室进行[3][8]。
3. 抗生素影响:已接受抗生素治疗者需增加PCR检测[3][6]。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