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藓糖醇/用于细菌的赤藓糖醇发酵实验
-
果糖/用于细菌的果糖发酵实验
GB144-1 | 见证书
-
木糖醇/用于细菌的木糖醇发酵实验
GB151 | 见证书
-
蔗糖/用于细菌的蔗糖发酵实验
GB171 | 见证书
-
果糖/用于细菌的果糖发酵实验
GB144-1 | 见证书
-
核糖醇/用于细菌的核糖醇发酵实验
GB107 | 见证书
-
肌醇/用于细菌的肌醇发酵实验
GB105 | 见证书
-
糖丝菌
BNCC357617 | 见详情
-
MH液体试管
BNCC391763 | 见详情
-
中国蓝培养基即用型平板
BNCC391618 | 见详情
-
肉汤培养基G(麦康凯肉汤)
BNCC391158 | 见详情
-
EG肉汤培养基
BNCC390941 | 见详情
-
蛋白瘤胃球菌培养基基础(含纤维二糖)
BNCC389132 | 见详情



用途:用于细菌的赤藓糖醇发酵实验。
结果判断:
编号
产品名称
结果判断
培养时间(h)
备注
阳性
阴性
GB146
赤藓糖醇
黄色
蓝色或蓝绿色
18-24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适用于以葡萄糖为原料,经特定酵母菌种发酵并精制得到的食品添加剂赤藓糖醇晶体产品[2][6]。
包括熔点测定(GB/T 617)、铅含量测定(GB 5009.12)、干燥减量(直接干燥法)以及还原糖、核糖醇等指标的色谱分析[2][4][6]。
铅(Pb)的检出限为0.1mg/kg,定量限为0.3mg/kg;其他理化指标如还原糖、核糖醇的定量限为0.1%[2][6]。
需满足感官要求(白色结晶性粉末,甜味),理化指标包括纯度≥99.5%、干燥减量≤0.2%、灼烧残渣≤0.1%等[2][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赤藓糖醇含量,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重金属,微生物培养法检测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2][6]。
2011版标准已修订,调整了检验方法、分子量计算基准,并新增铅检测方法[2][10]。
适用于食品中赤藓糖醇、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的含量检测,包括液态、固态及半固态样品[1][7]。
第一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氨基柱或阳离子交换柱),第二法为气相色谱法[1][7]。
赤藓糖醇检出限0.4g/100g,定量限1.3g/100g;相对偏差要求≤10%[1][7]。
需使用标准品进行方法验证,样品前处理需经水提取、离心、过滤等步骤,避免杂质干扰[1][7]。
色谱条件:流动相乙腈-水(80:20),流速1.0mL/min,柱温30℃,RI检测器[7][9]。
明确要求实验室需通过空白试验和加标回收率验证(回收率应≥90%)[1][7]。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