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藓糖醇/用于细菌的赤藓糖醇发酵实验(GB146)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国药典)/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增菌培养
HB0253-71 | 见证书
-
冻干兔血浆/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血浆凝固酶试验(GB、SN标准)
HB4117-4 | 见证书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琼脂(含氯霉素)(EP标准)/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分离培养
HB8407-2 | 见证书
用途:用于细菌的赤藓糖醇发酵实验。
结果判断:
编号
产品名称
结果判断
培养时间(h)
备注
阳性
阴性
GB146
赤藓糖醇
黄色
蓝色或蓝绿色
18-24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GB 26404-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赤藓糖醇
适用于以葡萄糖为原料,经特定酵母菌种发酵并精制得到的食品添加剂赤藓糖醇晶体产品[2][6]。
包括熔点测定(GB/T 617)、铅含量测定(GB 5009.12)、干燥减量(直接干燥法)以及还原糖、核糖醇等指标的色谱分析[2][4][6]。
铅(Pb)的检出限为0.1mg/kg,定量限为0.3mg/kg;其他理化指标如还原糖、核糖醇的定量限为0.1%[2][6]。
需满足感官要求(白色结晶性粉末,甜味),理化指标包括纯度≥99.5%、干燥减量≤0.2%、灼烧残渣≤0.1%等[2][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赤藓糖醇含量,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重金属,微生物培养法检测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2][6]。
2011版标准已修订,调整了检验方法、分子量计算基准,并新增铅检测方法[2][10]。
GB 5009.279-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糖醇的测定
适用于食品中赤藓糖醇、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的含量检测,包括液态、固态及半固态样品[1][7]。
第一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氨基柱或阳离子交换柱),第二法为气相色谱法[1][7]。
赤藓糖醇检出限0.4g/100g,定量限1.3g/100g;相对偏差要求≤10%[1][7]。
需使用标准品进行方法验证,样品前处理需经水提取、离心、过滤等步骤,避免杂质干扰[1][7]。
色谱条件:流动相乙腈-水(80:20),流速1.0mL/min,柱温30℃,RI检测器[7][9]。
明确要求实验室需通过空白试验和加标回收率验证(回收率应≥90%)[1][7]。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