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化大豆坚固绿琼脂/用于滤膜法中细菌总数测定(AOAC标准)
-
Na/
NCSZ-NA-2020(8) | 10ug/L
-
Na/
NCSZ-NA-2020(9) | 50mg/L
-
胰化大豆坚固绿琼脂/用于滤膜法中细菌总数测定(AOAC标准)
HB0160 | 见证书
-
琼脂
R033567-250g | BR
-
琼脂
R003216-100g | 700-900 g/cm2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国药典)/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增菌培养
HB0253-71 | 见证书
-
冻干兔血浆/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血浆凝固酶试验(GB、SN标准)
HB4117-4 | 见证书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琼脂(含氯霉素)(EP标准)/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分离培养
HB8407-2 | 见证书
用途:用于滤膜法中细菌总数测定(AOAC标准)。
成分(g/L)
检验原理:
胰蛋白胨和大豆胨提供氮源、维生素和生长因子;氯化钠维持均衡的渗透压;固绿是一种染含有浆质的纤维素细胞组织的染色剂;琼脂是培养基的凝固剂。
用法:
称取本品40.25g,加热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分装,121℃高压灭菌15分钟,备用。
不同细菌在胰化大豆坚固绿琼脂上的生长特征:
大肠埃希氏菌
生长良好
鼠伤寒沙门氏菌
生长良好
枯草芽孢杆菌
生长良好
金黄色葡萄球菌
生长良好
按标签用法制备培养基,接种以下质控菌株,放置36±1℃需氧培养48±2小时。注:回收率计算时,用TSA琼脂做对照培养基。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SN标准(行业标准)解读:胰化大豆坚固绿琼脂(TSFA)
2. 菌落形态鉴别:霍乱弧菌呈蓝色或蓝灰色菌落,直径约0.5mm,边缘整齐[2][3]
• 最低检出限:1 CFU/测试样本(依据SN标准规定方法)[1][4]
2. 质控标准:TSA培养基回收率≥70%(PR≥0.7),菌落形态特征符合标准描述[5]
2. 抑菌增强:每100ml培养基添加3mg/mL复达欣水溶液1ml(过滤除菌后添加)
3. 培养条件:35℃需氧培养24-48小时,斜射光镜检鉴定菌落特征[2][3]
• 质量控制:每批次需进行pH验证(7.3±0.2)及促生长试验
• 安全警示:含固绿FCF染色剂,废弃物需按生物危害物质处理[3][5]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