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12测定用培养基(GB5009.285-2022)/用于婴儿食品和乳粉中维生素B12测定
-
5%乳糖发酵管/用于志贺氏菌生化鉴定
GB021 | 见证书
-
木糖发酵管(GB032)
GB032 | 详见说明
-
肌醇(GB105)
GB105 | 详见说明
-
半乳糖(GB152)
GB152 | 详见说明
-
A-1培养基/用于水中粪大肠菌群检测
HB0152 | 见证书
-
802液体培养基
BNCC382695 | 见详情
-
维生素B12
BW1744-250mg | ≥99%
-
MH液体试管
BNCC391763 | 见详情
-
中国蓝培养基即用型平板
BNCC391618 | 见详情
-
肉汤培养基G(麦康凯肉汤)
BNCC391158 | 见详情
-
EG肉汤培养基
BNCC390941 | 见详情
-
蛋白瘤胃球菌培养基基础(含纤维二糖)
BNCC389132 | 见详情



成分(mg/L)
称取本品8.5g,加热搅拌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煮沸2-3分钟,分装试管,每管5ml(平均分配沉淀物),加入标品或测试样品,用蒸馏水补体积至10ml, 121℃高压灭菌5分钟,备用。
注:培养基中含多种维生素类成分,灭菌后有沉淀,分装时需搅拌均匀。
维生素B12测定用培养基微生物质控结果:

维生素B12测定用培养基微生物灵敏度试验:按标签用法制备培养基,接种以下质控菌株,放置36℃需氧培养22小时。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 第一法(液相色谱法):婴幼儿食品、乳及乳制品、肉及肉制品。
• 第二法(液相色谱-质谱法):婴幼儿食品、乳及乳制品、肉及肉制品、即食谷物、烘焙食品、果冻、饮料。
• 第三法(微生物法):婴幼儿食品、乳及乳制品[1][5]。
• 第二法(液相色谱-质谱法):结合色谱分离与质谱检测,适用于复杂基质的高灵敏度分析[1][5]。
• 第三法(微生物法):基于微生物生长依赖维生素B12的原理进行定量,操作步骤与传统微生物法一致[5]。
• 液相色谱法的标准系列工作溶液浓度范围为30~200 ng/mL,提示其定量限较低[1]。
• 液相色谱-质谱法因高灵敏度适用于痕量检测(如饮料等低含量基质)[2][5]。
• 基质与待测样品一致(如乳制品需使用乳基质的质控样)。
• 标准系列溶液需临用现配,确保浓度准确性[1][3]。
2. 净化与富集:使用免疫亲和柱去除杂质并浓缩目标物(柱容量≥800 ng)[1][3]。
3. 仪器分析:反相色谱柱分离,紫外或质谱检测,外标法定量[1][5]。
• 方法选择依据:高灵敏度基质(如果冻、饮料)优先选择第二法;乳制品等常规基质可选第一法或第三法[1][5]。
• 安全性:氰化物为剧毒试剂,实验需严格防护[2]。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