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黄琼脂培养基平板(9cm)(2-8℃)/用于肉毒梭菌的分离培养
-
营养琼脂
WJ6425-1 | 见证书
-
卵黄琼脂培养基/用于肉毒梭菌的分离培养
HB9007-1 | 见证书
-
肉汤培养基(CM)
R30020-500ml | 见说明书
-
M2培养基
R32331-100ml | 见说明书
-
YM培养基
BNCC370527 | 见详情
-
MH液体试管
BNCC391763 | 见详情
-
中国蓝培养基即用型平板
BNCC391618 | 见详情
-
肉汤培养基G(麦康凯肉汤)
BNCC391158 | 见详情
-
EG肉汤培养基
BNCC390941 | 见详情
-
蛋白瘤胃球菌培养基基础(含纤维二糖)
BNCC389132 | 见详情



用途:用于肉毒梭菌的分离培养。
包装方式:一次性无菌塑料平皿 9cm
保存条件:2-8℃、避光
成分(g/L)
检验原理:
酵母浸粉、胰胨、月示胨提供碳氮源、维生素和生长因子;氯化钠维持均衡的渗透压;琼脂为凝固剂;50%的卵黄乳液中的卵黄含有卵磷脂,而含卵磷脂酶的细菌可分解卵磷脂,在菌落周边培养基上形成不溶性、不透明的混浊带。
产气荚膜梭菌在卵黄琼脂培养基上的生长特征:
扁平、边缘不规则,在菌落周围形成乳色沉淀晕圈
卵黄琼脂培养基微生物灵敏度试验:
按标签用法制备培养基,接种以下质控菌株,放置35±1℃厌氧培养48小时。
卵黄琼脂培养基原理及现象
卵磷脂实验操作视频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 2天可观察到菌落基本形态
• 4天可明确判断卵磷脂酶活性特征[1]
•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CICC10574
•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FSCC126006
要求质控菌株在36±1℃培养后呈现典型菌落特征[1]
2. 划线接种时确保单菌落分离
3. 培养温度严格控制在36±1℃
4. 观察时间点需同时记录2天和4天的培养结果[1]
• 失效判定:开封后需在4小时内使用完毕
• 异常处理:若出现脱水、开裂或污染现象应立即停用[1]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