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中和肉汤/用于经防腐剂或消毒剂处理样品增菌培养
-
硅/
NCSZ-Si-2020(6) | 10μg/mL
-
K/
NCSZ-K-2020(6) | 50mg/L
-
钪/
NCSZ-Sc-2020(1) | 10ug/L
-
镓/
NCSZ-Ga-2020(1) | 10ug/L
-
中和剂培养基/用于经防腐剂或消毒剂处理的样品增菌培养
HB9255 | 见证书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国药典)/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增菌培养
HB0253-71 | 见证书
-
冻干兔血浆/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血浆凝固酶试验(GB、SN标准)
HB4117-4 | 见证书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琼脂(含氯霉素)(EP标准)/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分离培养
HB8407-2 | 见证书
用途:用于经防腐剂或消毒剂处理的样品增菌培养。
成分(g/L)
检验原理:
胰蛋白胨、酵母浸粉提供碳氮源;卵磷脂和吐温80能中和防腐剂,并能起到在乳浊液中分散物质的功能;葡萄糖为可发酵糖产酸;硫代硫酸钠、硫代乙醇酸钠和亚硫酸钠使体系处于低氧还原电势,有利于消除菌体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对自己有害的过氧化物质;溴甲酚紫作为酸碱指示剂。
用法:
称取本品34.0g,另取吐温-80 5g,混匀,加热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分装,121℃高压灭菌15分钟,备用。
注:培养基中含较多卵磷脂,灭菌后呈浑浊状,有少量沉淀。
不同细菌在<D/E中和肉汤上的生长特征:

D/E中和肉汤微生物灵敏度试验:按标签用法制备培养基,接种以下质控菌株,放置35±2℃需氧培养40-48小时。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GB 4789.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D/E中和肉汤相关部分)
2. 36±1℃培养18-24小时,完成前增菌;
3. 取增菌液接种选择性琼脂平板进行目标菌分离[1]。
2. 阴性对照:未接种菌的空白肉汤;
3. 中和效果验证:含消毒剂的样品需验证中和彻底性[1]。
2. 中和反应:剧烈振荡混匀2分钟;
3. 增菌培养:36℃培养18-24小时;
4. 转种分离:取增菌液划线接种选择性培养基[1]。
2. 适用场景:适用于食品加工环境表面微生物监测及含防腐剂样品的检测;
3. 培养时间超过24小时可能导致杂菌过度生长[1]。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