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中和肉汤/用于经防腐剂或消毒剂处理样品增菌培养
-
LB肉汤/用于细菌增菌培养
HB0128 | 见证书
-
肠球菌肉汤/用于肠球菌增菌培养
HB0133-2 | 见证书
-
综合剂培养基
HB9176 | 见证书
-
Dey-Engley 肉汤/用于经防腐剂或消毒剂处理样品增菌培养
HB4209-2 | 见证书
-
中和剂培养基/用于经防腐剂或消毒剂处理的样品增菌培养
HB9255 | 见证书
-
EG肉汤培养基
BNCC390941 | 见详情
-
白腐菌
BNCC336258 | 见详情
-
硅/
NCSZ-Si-2020(6) | 10μg/mL
-
中和剂培养基/用于经防腐剂或消毒剂处理的样品增菌培养
HB9255 | 见证书
-
D试剂
NCS-COD-Dy-L | 见证书
-
试剂
NCS149200 | 氢氟酸:硝酸:纯水=1:3:20
-
E试剂
NCS-COD-Ey-L | 见证书
-
MH液体试管
BNCC391763 | 见详情
-
中国蓝培养基即用型平板
BNCC391618 | 见详情
-
肉汤培养基G(麦康凯肉汤)
BNCC391158 | 见详情
-
EG肉汤培养基
BNCC390941 | 见详情
-
蛋白瘤胃球菌培养基基础(含纤维二糖)
BNCC389132 | 见详情



用途:用于经防腐剂或消毒剂处理的样品增菌培养。
成分(g/L)
检验原理:
胰蛋白胨、酵母浸粉提供碳氮源;卵磷脂和吐温80能中和防腐剂,并能起到在乳浊液中分散物质的功能;葡萄糖为可发酵糖产酸;硫代硫酸钠、硫代乙醇酸钠和亚硫酸钠使体系处于低氧还原电势,有利于消除菌体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对自己有害的过氧化物质;溴甲酚紫作为酸碱指示剂。
用法:
称取本品34.0g,另取吐温-80 5g,混匀,加热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分装,121℃高压灭菌15分钟,备用。
注:培养基中含较多卵磷脂,灭菌后呈浑浊状,有少量沉淀。
不同细菌在<D/E中和肉汤上的生长特征:

D/E中和肉汤微生物灵敏度试验:按标签用法制备培养基,接种以下质控菌株,放置35±2℃需氧培养40-48小时。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2. 36±1℃培养18-24小时,完成前增菌;
3. 取增菌液接种选择性琼脂平板进行目标菌分离[1]。
2. 阴性对照:未接种菌的空白肉汤;
3. 中和效果验证:含消毒剂的样品需验证中和彻底性[1]。
2. 中和反应:剧烈振荡混匀2分钟;
3. 增菌培养:36℃培养18-24小时;
4. 转种分离:取增菌液划线接种选择性培养基[1]。
2. 适用场景:适用于食品加工环境表面微生物监测及含防腐剂样品的检测;
3. 培养时间超过24小时可能导致杂菌过度生长[1]。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