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USP标准)(Sabouraud Dextrose Agar)/用于真菌检测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国药典)/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增菌培养
HB0253-71 | 见证书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冻干兔血浆/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血浆凝固酶试验(GB、SN标准)
HB4117-4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琼脂(含氯霉素)(EP标准)/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分离培养
HB8407-2 | 见证书
用途: 用于真菌检测。
成分
检验原理:
葡萄糖提供碳源;酪蛋白胰酶消化物、动物组织的胃酶消化物等量混合提供氮源;琼脂是凝固剂。
用法:
称取本品65g,加热溶解于1000ml 纯化水中,121℃高温灭菌15分钟,冷却至50℃左右是,倾入无菌平皿,备用。
不同细菌在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USP)上的生长特征:
黑曲霉
产生菌丝
白色念珠菌
白色圆形突起菌落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USP41-NF36 <1116> 标准解读
适用于无菌加工环境的微生物控制和监测,包括洁净区沉降菌、浮游菌及表面微生物的检测[4][7]。
采用沙氏葡萄糖琼脂(SDA)培养基,配合20°-25℃培养5-7天,优先选择非选择性培养基并验证中和剂适用性[4][7]。
未明确数值要求,需通过培养基适用性试验验证,确保目标微生物回收率符合要求[4][6]。
需包含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黑曲霉菌(ATCC 16404)等标准菌株,验证培养基促生长能力[3][4]。
1. 样品处理需添加适宜中和剂
2. 培养温度控制在20-25℃
3. 培养时间不少于72小时,必要时延长至7天[4][6]。
需验证温度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回收率的影响,当检出疑似污染菌时应进行菌种鉴定[4][6]。
GB/T 16293-2010 标准解读
针对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检测,适用于药品生产环境监测[4][5]。
采用撞击式采样法,推荐使用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TSA),培养温度30-35℃,时间3-5天[4]。
浮游菌最低检出限为1CFU/m³,定量范围1-300CFU/皿[4]。
需验证枯草芽孢杆菌(ATCC 6633)等标准菌株的回收效率,相对生长率应≥70%[4]。
1. 采样器校准流量误差≤5%
2. 采样高度距离地面0.8-1.5m
3. 培养前需进行培养基预培养[4]。
当检出真菌时需补充SDA培养基培养,采样后需在4小时内开始培养[4][5]。
中国药典2020年版 四部通则9205
药品洁净实验室微生物监测,涵盖沉降菌、浮游菌和表面微生物三大类[4][5]。
规定SDA培养基用于真菌检测,培养条件20-25℃/5-7天,菌落计数需区分细菌和真菌[4][7]。
沉降菌检测灵敏度为1CFU/4小时(φ90mm平皿),浮游菌定量下限1CFU/m³[4]。
培养基需通过生长能力试验(回收率≥70%)和抑制能力试验(抑制率≥70%)[4][7]。
1. 采样前环境静置10分钟
2. 沉降菌采样时间≥4小时
3. 阳性对照试验需同步进行[4][5]。
要求建立环境菌库,对检出菌进行溯源分析,发现异常菌株需启动偏差调查[4][5]。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