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硫酸铋(BS)琼脂(1kg)/用于沙门氏菌选择性分离培养(GB4789.4-2024标准)
-
HE琼脂/用于沙门氏菌的选择性分离培养(GB标准)
HB4093 | 详见说明
-
WS琼脂/用于沙门氏菌的选择性分离(GB标准)
HB4106 | 见证书
-
肌醇(GB105)
GB105 | 详见说明
-
核糖醇(GB107)
GB107 | 详见说明
-
半乳糖(GB152)
GB152 | 详见说明
-
果糖(GB144-1)
GB144-1 | 详见说明
-
GR24
C1896621 | >95%
-
MH液体试管
BNCC391763 | 见详情
-
中国蓝培养基即用型平板
BNCC391618 | 见详情
-
肉汤培养基G(麦康凯肉汤)
BNCC391158 | 见详情
-
EG肉汤培养基
BNCC390941 | 见详情
-
蛋白瘤胃球菌培养基基础(含纤维二糖)
BNCC389132 | 见详情



用途:用于沙门氏菌选择性分离培养(GB4789.4-2024标准)。
成分(g/L)
检验原理:
蛋白胨、牛肉浸粉在培养基中作为基础营养物质,为细菌生长提供所需的氮源、碳源、维生素及一些矿物质等元素;葡萄糖可作为细菌生长代谢所需的能量物质;磷酸盐对培养环境pH值起到缓冲作用。煌绿和亚硫酸钠能抑制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但对伤寒、副伤寒等沙门氏菌的生长没有影响。伤寒沙门氏菌及其他沙门氏菌能利用葡萄糖,将亚硫酸盐还原成硫化物并与硫酸亚铁反应使得菌落呈黑色,此外还可把铋离子还原成金属铋,使菌落呈现金属光泽,从而使沙门氏菌得到分离。
用法:
称取本品50.3g,加入1000ml蒸馏水中,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冷至48±2℃,摇匀,倾入无菌平皿,备用。勿过度加热,无需高压灭菌。保存于黑暗处,48小时内使用。
沙门氏菌在亚硫酸铋琼脂(BS)生长特征:
伤寒沙门氏菌CMCC50071 菌落呈黑褐色,有金属光泽
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CMCC50093 菌落呈灰绿色,无金属光泽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GB 4789.4-202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及食品加工环境中沙门氏菌的定性检测,包括预增菌、选择性增菌、选择性分离培养等步骤。亚硫酸铋(BS)琼脂作为选择性分离培养基,适用于食品样本中沙门氏菌的分离和初步鉴定。
1. 前增菌:使用非选择性培养基(如缓冲蛋白胨水)在37℃培养8-18小时;
2. 选择性增菌:转种至TTB或SC培养基中培养18-24小时;
3. 选择性分离:划线接种于亚硫酸铋(BS)琼脂平板,37℃培养40-48小时,观察典型菌落(黑色或墨绿色,带有金属光泽)。
本方法为定性检测,检出限为1 CFU/25g(mL)样品。若样本中沙门氏菌浓度低于检出限,可能无法通过直接分离培养检出,需结合增菌步骤提高灵敏度。
1. 阳性对照:使用标准沙门氏菌株(如ATCC 14028)验证培养基选择性和灵敏度;
2. 阴性对照:使用非沙门氏菌(如大肠埃希氏菌ATCC 25922)验证培养基特异性;
3. 每批次培养基需进行无菌试验及性能验证。
1. 培养基配制:BS琼脂需煮沸灭菌,避免过度加热导致亚硫酸铋分解;
2. 划线接种:采用四区划线法,确保获得单个菌落;
3. 培养条件:严格控制在37℃±1℃,培养时间不超过48小时;
4. 结果判读:典型菌落需进一步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学试验确认。
1. 亚硫酸铋琼脂可能抑制部分沙门氏菌(如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建议与其他选择性培养基(如XLD琼脂)联合使用;
2. 实验废弃物需按生物安全二级(BSL-2)标准处理;
3. 培养后变色的培养基不可重复使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