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琼脂培养基/用于霉菌、酵母菌的分离培养
-
营养琼脂
WJ6425-1 | 见证书
-
YM11琼脂/用于霉菌、酵母菌的分离培养
HB0298 | 见证书
-
TGY琼脂/用于细菌的培养
HB8837 | 见证书
-
YM培养基
BNCC370527 | 见详情
-
YM琼脂
BNCC379302 | 见详情
-
根瘤菌培养基
BNCC380913 | 见详情
-
青霉菌
BNCC341625 | 见详情
-
营养琼脂
WJ6425-1 | 见证书
-
TGY琼脂/用于细菌的培养
HB8837 | 见证书
-
M2培养基
R32331-100ml | 见说明书
-
TY培养基
R24510-500ml | 见说明书
-
YM培养基
BNCC370527 | 见详情
-
MH液体试管
BNCC391763 | 见详情
-
中国蓝培养基即用型平板
BNCC391618 | 见详情
-
肉汤培养基G(麦康凯肉汤)
BNCC391158 | 见详情
-
EG肉汤培养基
BNCC390941 | 见详情
-
蛋白瘤胃球菌培养基基础(含纤维二糖)
BNCC389132 | 见详情



用途:用于霉菌、酵母菌的分离培养。
检验原理:
酪蛋白胨,麦芽浸粉,酵母浸粉提供碳源、氮源,维生素和其他生长因子;葡萄糖为可发酵糖类;琼脂是凝固剂。
用法:
称取本品41.0g,加热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121℃高压灭菌15分钟,备用。
细菌在YM琼脂上的生长特征:
A:白色念珠菌;B:酵母菌;C:黑曲霉菌
YM琼脂微生物灵敏度试验:
按标签用法制备培养基,接种以下质控菌株,放置20-25℃需氧培养48-72小时。 注:回收率计算时,用SDA琼脂做对照培养基。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适用于食品、药品及环境样本中霉菌、酵母菌及耐酸菌的分离培养[1]。该标准规定了培养基的配方、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要求,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采用倾注平板法或涂布法,在特定温度(通常25-28℃)下培养48-72小时,观察典型菌落形态及计数[1]。培养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湿度与氧气条件,避免交叉污染。
检出限为1 CFU/g(或mL),定量限根据样本类型调整,通常设定为10-100 CFU/g(或mL)[1]。需通过标准菌株验证灵敏度。
使用黑曲霉(ATCC 16404)、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等标准菌株进行阳性对照,同时设置空白培养基作为阴性对照[1]。质控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
1. 称取21.0g干粉溶于1000mL蒸馏水;
2. 121℃高压灭菌15分钟;
3. 冷却至45-50℃倾注无菌平板;
4. 样本处理后均匀涂布,倒置培养[1]。
1. 已灭菌培养基应在避光、25℃以下保存,开封后需密封防潮;
2. 若培养基出现结块、颜色异常或污染现象应弃用;
3. 耐酸菌检测需额外调整pH至5.6±0.2[1]。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